五指峰
五指峰是第四套百元人民币的图所在地,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,因峰峦五指峰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,海拔1438米。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,绵亘数十公里,杳无人迹,人只能站在隔岸的“观景台”上远望,已列为自然保护区。两边巨峰对峙,中间一条深谷,谷底为龙庆河,即井冈山河。半山腰有个“天军洞”,相传为当年太平天国军驻地,与五指峰相望的还有“龙庆洞”。传说此洞曾藏龙居仙,当年红军曾在此顶严寒、斗冰雪,坚持了40多天游击战,故名“游击洞”。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,这里是短尾猴、木鹿、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的地方。五指峰下的龙庆河,盛产石鸡、石鱼,河谷峭壁上盛产石耳等。五指峰还有一座瀑布,落差约二百米,五指峰瀑布是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。五指峰脚下有一群峦湖。1988年和1992发行的面额一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井冈山主峰五指峰。游客往往会拿出一张百元大钞,将画面与完景对照一番。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“井冈三石”:石鸡、石鱼、石耳。
大井毛泽东旧居
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处,革命历史参观点有毛泽东旧居,红军医务所旧址等。1927年10月下旬,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就到达这里。大井的革命遗址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对外开放。
小井红军医院、小井红军烈士墓
位于茨坪北面六公里处,这里有中国红军的第一所医院——“红光”医院,以及小井红军烈士墓,现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。“红光”医院设有门诊室、手术室、病床等,共三十二个房间,可容纳伤病员二百多人。
茨坪毛泽东旧居
从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,毛泽东同志便常在这房屋的右后间居住和工作。在这里,他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了《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》即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一文,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,阐明了"工农武装割据"的崭新思想。
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也设在房屋的中厅。毛泽东同志多次在这里主持召开党、政、军会议,研究部署根据地的各项工作。
1929年1月14日,毛泽东、朱德同志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,敌军一度占领了井冈山,茨坪大部分房屋被敌烧毁。此屋也被烧毁。
1961年,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恢复遗址,供人们参观。同年3月4日,国务院公布"毛泽东同志旧居、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旧址"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井冈山革命博物馆(免费)
井冈山革命博物馆,位于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,筹建于1958年11月,于1959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竣工开放,属于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。
2004年,中央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改扩建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"一号工程"建设项目,2005年9月29日,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。
于2007年10月27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际,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亲自为"一号工程"-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剪彩并正式对外开放,新馆占地面积1.782公顷,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,其中展厅面积8436平方米。馆藏文物3万余件,珍贵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2万余份,珍藏党和国家领导人、著名书画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宝珍迹千余幅。
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(免费)
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茨坪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。陵园于1987年始建,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。1997年10月,由邓小平题字的"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"落成剪彩。
陵园于1987年始建,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。1997年10月,由邓小平题字的"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"落成剪彩。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、纪念堂、碑林、雕像园、纪念碑五大部分。
黄洋界
五大哨口中的黄洋界,海拔1343米,居高临下,扼居山口,形势险要,当地群众称之为摩天岭。当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还依稀可见,红军营房保存完好。这里建有一座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,碑文由朱德书写。另一面镌刻毛泽东的《西江月井冈山》。碑前有大理石屏风,上有“黄洋界”三个金色大字。
黄洋界在井冈山上茨坪镇西北17千米处,海拔1343米,是井冈山五大口之一(双马石、桐木岭、朱砂冲、八面山、黄洋界)中最著名的一个哨口,连接湘赣边界,黄洋界地势险要、巍峨峻拔,1928年8月30日,这里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,中国工农红军以不到1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军4个团兵力的疯狂进攻,创造了以少胜多的首个战绩,毛泽东同志在欣喜之余,挥笔写下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。
杜鹃山(笔架山)(注:本景点除大门票外,还要另付160元/人的索道缆车费)
杜鹃山距茨坪西南面三十五公里,海拔1357米。主要由中峰(扬眉峰)、西峰(望指峰)、东峰(观岛峰)三大峰组成。远望犹如古代的笔架,故名笔架山。
龙潭
龙潭(注:本景点除大门票外,还要另付70元/人的索道缆车费)
龙潭景区坐落在井冈山北面,黄洋界南麓,距茨坪7公里。
这是一个以群瀑集聚为显著特色的景区,素有“五潭十八瀑”之称。
茅坪景区
主要景点有:八角楼毛泽东同志旧居、中共湘赣边界“一大”会址、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和陈毅同志旧居、中共井冈山前委和湘赣边界特委旧址(红军医院)、步云山练兵场旧址、中共湘赣边界“二大”会址、红军烈士墓、象山庵等。
八角楼,当年,就是在八角楼的油灯的微弱亮光下,毛泽东先后写成了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、《井冈山的斗争》等著名文章,从理论和实践方面,系统地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,阐述了"工农武装割据"的光辉思想。
象山庵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,这里曾是红军的重要活动场所。
如红四军后方留守所、红四军机炮连、湘赣边界特委机关印刷厂均设在此,永新、宁冈、莲花三县党的组织联席会议和湘赣边界第一期党团训练班,均是在此举办。
尤其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同志的婚礼就是在此简朴的庵内举办的。
1927年11月上旬,为了尽快恢复在大革命失败时遭到敌人严重破坏的边界各县党组织,以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,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主持召开宁冈、永新、莲花三县原党组织负责人的联席会议。
龙江书院
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,始建于公元1840年(清道光二十年)。是由原宁冈、酃县、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,是当年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。书院始建于公元1840年(清道光二十年)春,完工于公元1843年(清道光二十三年)秋,位于江西省宁冈县城龙市西北的龙江河下游,背依五虎岭,面临龙江河。书院因龙江而得名。
龙江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,为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。
1927年,中国共产党相继发动和领导了南昌、秋收、广州等一系列武装起义,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,人民军队由此诞生。10月,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。当年11月中旬,毛泽东指示在龙江书院创办边界第一所红军教导队(即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),培养部队下级军官和地方武装干部。
南山火炬公园(免费)
巨大的火炬雕塑广场,气势恢宏,雄伟壮大
|
![](images/nnn_7.jpg) |